江门市地处珠三角西部,南临南海,其境内长达280余公里的海岸拥有众多优良港湾,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——中西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。江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久远,文化源远流长。这里既是唐、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上的“放洋”之地,又是明清时期东南亚地区入贡夷船规定停泊的澳口。这里既有华夷船舶往来的交通驿站,又有指引西洋航路的重要航标,还有守护海上丝绸之路的卫所营寨。古代至近代的江门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,前往异域他乡谋生,成就了现今的中国侨都。江门现有大洲湾遗址、新地村天主教堂、广海卫城城墙、紫花岗烽火台、官冲窑址等九处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。2014年,江门市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启动海丝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工作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目前已取得较好成效:基本健全了海丝保障机制,提升海丝遗产及文物保护级别,并建成了海丝展览馆。

当前位置:

开平华侨与碉楼建筑03

主题词开平;华侨;碉楼建筑
简介
开平华侨对碉楼建筑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是,为碉楼建筑设计图纸或提供图样参考,传入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。
音频来源江门五邑图书馆自制